晚潮|不一样的新塘龙舟
晚潮|不一样的新塘龙舟
晚潮|不一样的新塘龙舟潮新闻(xīnwén)客户端 金阿根
划龙舟是端午节(duānwǔjié)最热闹,最让人激动的内容之一。孩子们除了(chúle)插艾草挂菖蒲吃粽子外,最喜欢的就是观看划龙舟。
初夏的天气,天蓝水碧(shuǐbì),轻风(qīngfēng)拂面。端午节那天,几首龙舟一字排列停泊在河里。两岸彩旗飘扬人山人海。只听得哨声一响,顿时锣鼓喧天,喊声阵阵。几条(jǐtiáo)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(shàng)飞驰。船弦两侧的桨手,使出浑身力气努力划浆,你追我赶。而岸上(ànshàng)的观众欢欣雀跃喝彩声此起彼落(cǐqǐbǐluò),天地间充满了欢乐的声音(shēngyīn)。每条龙舟的船头上,指挥者挥动手中的红旗吆喝着(zhe),双脚一蹲,龙头一翘,船速加快。还有那鼓手,配合龙舟速度,敲击着那面大鼓,鼓点急急,锣声嘡嘡,龙舟飞速前进,龙头一动,龙尾一摆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
端午划龙舟是水乡(shuǐxiāng)风俗,端午这日(zhèrì)不管晴雨,每年这天都要举办龙舟赛会(huì)。萧山划过龙舟有不少版本说法:一是纪念投江的屈原,粽子糕点(gāodiǎn)投给他,划龙舟是驱赶鱼儿使之不与屈原抢食;二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,卧薪尝胆,十年生聚(shíniánshēngjù),十年教训。回会稽后,把兵马粮草(liángcǎo)运到湘湖,日夜操练水军,然后出钱塘江过运河到苏州,终于打败夫差灭了吴国。所以选了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,庆祝胜利。
我老家在萧山新塘,这“新塘龙舟”如今(rújīn)是杭州市(hángzhōushì)非(fēi)物质文化遗产。而(ér)端午这天不像别的(de)地方那样划(huà)龙舟,而是要到农历五月二十二日才举办龙舟盛会,是为了纪念一位小姑娘而举办的——曹娥寻父的故事流传至今,成为中华孝文化典范。东汉汉安二年(143年)农历五月初五,上虞人曹旴在老家主持祭祀活动,不幸溺水身亡。年仅14岁的女儿(nǚér)曹娥,边哭(kū)边走寻找父亲。多日未见其父遗体,便投江自尽。汉王以“孝感动天”予以(yǔyǐ)表褒。历代帝王先后封她(tā)为“灵孝夫人”“福应夫人”称号。当地人为纪念她的孝行,将舜江改名为“曹娥江”,居住地改为“曹娥镇”,并在每年划龙舟纪念她,告诫后人要知孝悌,守礼节,发扬孝道文化。
小时候我常想,一个上虞人,萧山新塘人为何要为她划龙舟?而且时间推迟了十七天?后来知道(zhīdào),原来曹娥外婆家是(shì)新塘大通桥旁的金家浜村(cūn)人。这里江河交错,水面宽阔,由她的舅舅(jiùjiù)发起,创建豪华型龙舟队,安排在外孙女农历五月二十二日生日这天,在大通河及周边河流划龙舟纪念。其时,浙东村、姚江岸村、沙河(shāhé)沈等村纷纷推出龙舟参加活动,汇集在大通河上开始表演。三只龙舟造型独特,色彩各异(gèyì),船身五彩缤纷,船头傲视天下,船尾随意摆动。船中两人击鼓两人鸣锣,十四名桨手(jiǎngshǒu)分列两旁奋力(fènlì)划桨。掌舵手在龙头处表现各种动作,仿佛(fǎngfú)是三条真龙腾云驾雾穿行在大江小河村前庄后。
一代代新塘人观看龙舟如同正月看大戏那么热闹(rènào),孩子们在护河栏杆内翘首以待,幼童们不是坐在大人肩头就是(jiùshì)被抱在怀里。成群结队的人们(rénmen)拥挤(yōngjǐ)着边看边赞叹,摄影机摄像机争相拍摄(pāishè)留念。在大江大河表演后,打着“五谷丰登”“国泰民安”的吉祥标志,游戈到村前村后,老人们在河埠上摆着八仙桌放上祭品,以此纪念“孝女娘娘”曹娥。人们将(jiāng)粽子和糕点抛入龙舟慰劳划舟人。
“新塘龙舟”一般从上午九时开始,到下午四时(sìshí)左右结束,是表演时间最长的(de)文化艺术节目,掀起端午节后又一个龙舟表演高潮。
作者简介:金(jīn)阿根,浙江省作协会员。
潮新闻(xīnwén)客户端 金阿根
划龙舟是端午节(duānwǔjié)最热闹,最让人激动的内容之一。孩子们除了(chúle)插艾草挂菖蒲吃粽子外,最喜欢的就是观看划龙舟。
初夏的天气,天蓝水碧(shuǐbì),轻风(qīngfēng)拂面。端午节那天,几首龙舟一字排列停泊在河里。两岸彩旗飘扬人山人海。只听得哨声一响,顿时锣鼓喧天,喊声阵阵。几条(jǐtiáo)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(shàng)飞驰。船弦两侧的桨手,使出浑身力气努力划浆,你追我赶。而岸上(ànshàng)的观众欢欣雀跃喝彩声此起彼落(cǐqǐbǐluò),天地间充满了欢乐的声音(shēngyīn)。每条龙舟的船头上,指挥者挥动手中的红旗吆喝着(zhe),双脚一蹲,龙头一翘,船速加快。还有那鼓手,配合龙舟速度,敲击着那面大鼓,鼓点急急,锣声嘡嘡,龙舟飞速前进,龙头一动,龙尾一摆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
端午划龙舟是水乡(shuǐxiāng)风俗,端午这日(zhèrì)不管晴雨,每年这天都要举办龙舟赛会(huì)。萧山划过龙舟有不少版本说法:一是纪念投江的屈原,粽子糕点(gāodiǎn)投给他,划龙舟是驱赶鱼儿使之不与屈原抢食;二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,卧薪尝胆,十年生聚(shíniánshēngjù),十年教训。回会稽后,把兵马粮草(liángcǎo)运到湘湖,日夜操练水军,然后出钱塘江过运河到苏州,终于打败夫差灭了吴国。所以选了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,庆祝胜利。
我老家在萧山新塘,这“新塘龙舟”如今(rújīn)是杭州市(hángzhōushì)非(fēi)物质文化遗产。而(ér)端午这天不像别的(de)地方那样划(huà)龙舟,而是要到农历五月二十二日才举办龙舟盛会,是为了纪念一位小姑娘而举办的——曹娥寻父的故事流传至今,成为中华孝文化典范。东汉汉安二年(143年)农历五月初五,上虞人曹旴在老家主持祭祀活动,不幸溺水身亡。年仅14岁的女儿(nǚér)曹娥,边哭(kū)边走寻找父亲。多日未见其父遗体,便投江自尽。汉王以“孝感动天”予以(yǔyǐ)表褒。历代帝王先后封她(tā)为“灵孝夫人”“福应夫人”称号。当地人为纪念她的孝行,将舜江改名为“曹娥江”,居住地改为“曹娥镇”,并在每年划龙舟纪念她,告诫后人要知孝悌,守礼节,发扬孝道文化。
小时候我常想,一个上虞人,萧山新塘人为何要为她划龙舟?而且时间推迟了十七天?后来知道(zhīdào),原来曹娥外婆家是(shì)新塘大通桥旁的金家浜村(cūn)人。这里江河交错,水面宽阔,由她的舅舅(jiùjiù)发起,创建豪华型龙舟队,安排在外孙女农历五月二十二日生日这天,在大通河及周边河流划龙舟纪念。其时,浙东村、姚江岸村、沙河(shāhé)沈等村纷纷推出龙舟参加活动,汇集在大通河上开始表演。三只龙舟造型独特,色彩各异(gèyì),船身五彩缤纷,船头傲视天下,船尾随意摆动。船中两人击鼓两人鸣锣,十四名桨手(jiǎngshǒu)分列两旁奋力(fènlì)划桨。掌舵手在龙头处表现各种动作,仿佛(fǎngfú)是三条真龙腾云驾雾穿行在大江小河村前庄后。
一代代新塘人观看龙舟如同正月看大戏那么热闹(rènào),孩子们在护河栏杆内翘首以待,幼童们不是坐在大人肩头就是(jiùshì)被抱在怀里。成群结队的人们(rénmen)拥挤(yōngjǐ)着边看边赞叹,摄影机摄像机争相拍摄(pāishè)留念。在大江大河表演后,打着“五谷丰登”“国泰民安”的吉祥标志,游戈到村前村后,老人们在河埠上摆着八仙桌放上祭品,以此纪念“孝女娘娘”曹娥。人们将(jiāng)粽子和糕点抛入龙舟慰劳划舟人。
“新塘龙舟”一般从上午九时开始,到下午四时(sìshí)左右结束,是表演时间最长的(de)文化艺术节目,掀起端午节后又一个龙舟表演高潮。
作者简介:金(jīn)阿根,浙江省作协会员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